作者:黄刚
李白在古诗方面的成就,至今无人超越。余秋雨在《北大授课》一书中,记录了他在北大为部分学生讲授“中国文化史”课程期间,有一堂课是对唐代诗人进行排序。他先与学生们一起讨论,学生们踊跃发言,各抒己见,最后通过投票的方式来确定。结果,李白排在了第一。
在中国,李白的名气大得不得了,说是家喻户晓恐怕也不为过,普通老百姓都知道“李白斗酒诗百篇”这句诗(杜甫的原文是“李白一斗诗百篇,长安市上酒家眠”),一首《静夜思》更是无数人耳熟能详。
李白的诗歌颇多,现存的有900余首,而且都是高质量的上乘之作。杜甫对李白诗歌的评价是:“白也诗无敌”、“笔落惊风雨,诗成泣鬼神。”
对于李白的诗歌成就,估计人们普遍都认为这是他的天赋加勤奋的结果,这当然没问题。但我想从另外几个方面,谈谈李白在诗歌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其他因素。
首先是极其富裕的家庭。李白的祖上是经商做生意的,到他父亲这一代已经积累了巨大的财富,他是名副其实的“富二代”,还因为商人的家庭背景而失去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,这是他一生的憾事。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,这也是好事,可以不受任何约束,拿着父亲给的钱到处游玩,天南地北行走,增长见识,结交朋友。据《上安州裴长史书》的记载,他第一次出川就花了30余万钱,大概相当于今天的150万人民币。“曩昔东游维扬,不逾一年,散金三十馀万,有落魄公子,悉皆济之。”而这些钱并不是他自己一个人用掉的,大部分是拿去接济那些失意落魄的读书人。他父亲的本意是满足他的心愿,让他出去折腾,寻不到出路撞南墙后回来安心和自己做生意。但李白对经商压根没有丝毫兴趣,喜欢的是游山玩水,想的是入仕途报效朝廷求取功名。所以,即使后来他一直没有得到一官半职,但也始终没有参与做生意。
李白的每一次游历,花费都颇为巨大,如果不是家庭富裕,是支撑不起他的花费的。在一次次的游历过程中,他写下了大量的诗歌,比如,19岁到成都,写了《登锦城散花楼》;游渝州,因遭刺史李邕冷落,写下了《上李邕》一诗:“大鹏一日同风起,扶摇直上九万里。假令风歇时下来,犹能簸却沧溟水。世人见我恒殊调,闻余大言皆冷笑。宣父犹能畏后生,丈夫未可轻年少。”在戴天山(大匡山)读书时写了《访戴天山道士不遇》,返回匡山,写了《冬日归旧山》,离开时又下了《别匡山》;登峨眉山,写了《登峨眉山》《峨眉山月歌》;游长江,写了《渡荆门送别》;游金陵,写了《白纻辞》《杨叛儿》《长干行》《金陵酒肆留别》;在扬州,写下了老幼皆知的《静夜思》;游吴越和苏州,写了《乌栖曲》《越中览古》《苏台览古》;游庐山,写下了《望庐山瀑布两首》,著名的《蜀道难》也是在游历途中写成的……
其次是贤良的妻子。李白一生经历了四次婚姻,除了第二任妻子刘氏因性格乖张跋扈,两人没什么感情外,他与其他三任妻子的感情都很好,但无论哪一次婚姻期间,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出游,把老婆孩子丢在家里。第一任妻子许氏在家里受到别人欺负,她的一个堂兄用哄骗加威逼的手段,霸占了家里的田产和房子,孩子们也十分想念他。李白回去后,既没有去找那家人讨个说法,更没有去要回田地和房产。按照一般人的想法,别人欺负了自己老婆,还毫无根由地霸占了自己的家产,那肯定是不会轻易就算了的,但李白就是轻描淡写地让这事儿过去了。过了没多久,因为心里总想着仕途的事情,于是又坐不住了,毅然离家。他在外面,要么干谒官员,希望得到举荐,要么与朋友相会,饮酒赋诗,游山玩水,偶或修道,一走就是半年、一年、两年甚至更长时间。他与家人聚少离多,如果没有妻子的理解支持,他去不了那么多地方,没有亲历亲见,也就不可能写出那么多诗歌了。
三是朋友。李白的朋友很多,有名的孟浩然、杜甫、王昌龄、贺知章、高适、汪伦、元丹丘和司马承祯等人,都是他的圈中好友,尤其是元丹丘和司马承祯,他们两人还是李白的道友。李白的朋友中,有的既是文人又有官员身份,朋友们都喜欢他,他对朋友也是真性情,不过,有的官员对他是抱着应付态度的。不管怎样,他和朋友们一起聚会、出游,每一次都有诗,如,去汪伦家作客,分别时写了《赠汪伦》;与孟浩然在同游江夏,离别时写了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;与元丹丘、岑勋置酒高会,写了《将进酒》《大鹏赋》;与杜甫、高适同游梁园,写了《侠客行》《梁园吟》;游龙门,写了《梁甫吟》;“赐金放还”离开长安时,朋友们为他饯行,写了《行路难三首》;与李云同游宣州,写了《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》。总之,只要与朋友们交往、聚会、游玩,必然有诗。
四是时代。李白生于701年,卒于762年,这段历史正是中国盛唐时期,唐朝的经济繁荣,文化自由,政治也还算开明,也是李白能够创作大量诗歌的一个因素。安史之乱前,他一方面到处游历,同时又短暂入朝,做过“翰林待诏”,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《清平调词》三首,以及其他许多诗歌。按时治乱发生后,在逃亡、坐牢、流放途中以及恢复自由后,又写了不少诗,比如《扶风豪士歌》《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》《玉檄如流星》《春于姑苏熟送赵四流炎方序中》《别内赴征三首》《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》《永王东巡歌十首》《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》《上三峡》《早发白帝城》《放后遇恩不沾》《游洞庭五首》《宿五松山下荀媪家》《下途归石门旧居》,等等。有句话叫“国家不幸诗家幸”,安史之乱,是国家之不幸,许多老百姓无家可归流离失所,但诗人也因为这一段坎坷的经历,激发了内心诸多情怀,有了创作灵感。
李白能够成为一个绝顶的诗人,天赋固然重要,但上面这几点也是不可或缺的。父亲有钱,不仅能供他读书,还能提供大笔资金支持他游历四方,按现在的说法,这首先是赢在起跑线上。几任妻子,家里也颇为富裕,特别是第一任妻子许氏,其祖父是前朝宰相,父亲是辞了官的员外郎,他又是上门女婿,用钱没有问题。对他的长期出游,几个老婆虽然也有看法,也曾劝说,但终究没能强行留住,也留不了,这是那个时代的特殊性,男人在家庭中拥有绝对的权威和地位,而且他总说自己是出去奔前程,有什么门路和希望,或者是哪个朋友相邀,老婆也就只能由他去了。开元十八年那一次离家,他在外面游历长达3年多,回到家的时候,岳父已经去世,妻子也卧病在床。他虽有愧疚,但只过了两年多一点,又要去找韩朝宗自荐,便毅然离家而去了。
人们常说:“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,必定有一个默默奉献的女人。”而在李白的背后,可是有四个女人呐!
有人统计,李白一生在外游历时间长达27年,足迹遍布206个州县,80多座山,60多条江河,是真正的旅游达人,在那个交通落后的时代,这是很不容易的。这样看来,李白的命真是好啊。然而,在仕途方面他却是失败的,一次次地求人,受了不少白眼和窝囊气,最后只得了一个“翰林待诏”,闲得无聊,于是成天与朋友们饮酒作乐。这样的日子让他逐渐感到厌倦。最后,在他的请求下,得了个“赐金放还”,同时得了一大笔钱,于是优哉游哉一路玩着回家了。一路欣赏风景,一路会友,一路作诗。
李白性格好爽慷慨,有豪侠之气,结交的朋友甚多,而且都是当时文坛上颇有地位的人物,连玄宗的胞妹玉真公主都是他的好友,甚至还有一种说法是他和玉真公主之间还有一份姐弟恋情。包括他在内的“酒中八仙”在当时很有名气,杜甫还写了《酒中八仙歌》。朋友们经历相似,性格相近,同喜同悲,相互包容理解,不断激发他的灵感,成了他的创作源泉。
换作今天,一个正直青壮年的丈夫,倘若长期在外,除非你是去打工挣钱,或者是作为官员易地履职。否则,要想无所事事地长年游山玩水,那是绝对不可能的。
说到底,李白其实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,在家里待不住,只要待一段时间,他心里就痒痒了,躁动了,一会儿想着干谒,寻个出路建功立业报效朝廷,一会儿要见朋友,一会儿又要去修道,还有那山山水水的诱惑。他这样的人不属于家庭,而是属于朋友,属于山水的。只有在外面,他才会充满活力激情迸发,源源不断地写诗。至于做官,他虽然曾经向往并作过努力,但没那个潜质,性格洒脱随意孤傲不羁,喜欢自由自在不受约束,又看不清人情世态,不懂官场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,这样的人是做不了官的。尤其后面这一点,最是短板,还不如他的妻子宗氏。
52岁的时候,他要去幽州打探安禄山的虚实动静,以便向朝廷建言,老婆宗氏坚决反对,认为安全风险太大,并预言安禄山必反,只愿与他共糟糠,不教夫婿觅封侯,可他听不进去。在幽州,他倒是看到了安禄山一些准备谋反的迹象,但回来后,除了少数几个朋友外,没有谁听他的,要想给玄宗去说,那更是没门,连面都见不着。反映安禄山有谋反之心的人并不少,但玄宗根本听不进去,他不仅不相信,还把安禄山认作干儿子,倍加宠爱。安史之乱爆发后,玄宗逃亡蜀地,在太子李亨已经即位的情况下,永王李璘派人邀请李白当自己的幕僚,他天真地以为报国的机会终于来了,于是想都不怎么想就答应下来,老婆宗氏觉得风险太大,极力反对,讲了很多道理,但他就是听不进去,一意孤行地跟了永王。结果,永王不听李亨的命令入蜀伺候玄宗,被以谋反之名讨伐战败而死。李白成了“附逆作乱”之人,被丢进了大牢,后被流放。幸遇大赦,才于中途返回。
不过,李白就是李白,一生中虽然吃了一些苦头,建功立业的理想也没有实现,但日子过得潇洒浪漫,经历丰富多彩,玩遍了大好河山,结交了许多朋友。他没有做成官,却稳坐唐朝诗人的头把交椅,给后世留下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,这是李白之幸,是中国文化之幸,也是中国人之幸。
这大概就是他所说的“天生我材必有用”吧。
电话:18985378999 手机:0858-6926599
邮箱:543277502@qq.com
地址:钟山区钟山中路麒麟花园报业大厦19楼
公众号
抖音
Copyright © 2024 山风刊社 版权所有 黔ICP12345678 XML 六盘水网